牢固度測試儀(如拉力試驗機、剝離強度測試儀等)的校準是確保測試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關鍵步驟。以下是校準方法與技巧的詳細說明:
一、牢固度測試儀校準方法:
1. 力值校準
目的:確保測力傳感器的讀數(shù)準確,符合量程要求。
方法:
標準砝碼校準:
使用已知質量的標準砝碼懸掛在夾具上。
儀器顯示的力值應與砝碼重量對應的重力值一致。
測力儀校準:
使用高精度測力儀(如校準用拉力計)施加力值,對比儀器顯示值。
調整儀器參數(shù),使顯示值與測力儀讀數(shù)一致。
頻率:每次更換夾具或傳感器后需校準,定期(如每月或每季度)復查。
2. 位移校準
目的:確保位移傳感器的測量精度,避免速度或位移誤差。
方法:
標準量具校準:
使用千分尺、游標卡尺或位移臺等標準量具,設定已知位移值。
調整儀器位移傳感器,使顯示值與標準量具一致。
編碼器校準:
對于數(shù)字式位移傳感器,檢查編碼器脈沖數(shù)與實際位移的對應關系。
頻率:定期(如每半年)或儀器維修后進行。
3. 速度校準
目的:確保拉伸、壓縮或剝離速度的準確性。
方法:
計時法:
設置儀器以固定速度運行,用秒表記錄夾具移動時間。
計算實際速度,調整儀器參數(shù)使顯示值與設定值一致。
光柵尺校準:
使用光柵尺或激光測速儀直接測量速度,對比儀器顯示值。
頻率:定期(如每季度)或速度異常時進行。
4. 夾具平行度校準
目的:確保上下夾具對中,避免樣品受力不均。
方法:
光學對中:
使用水平儀或激光對中儀檢查夾具是否垂直或水平。
標準樣品測試:
使用均勻性良好的標準樣品(如金屬片),觀察斷裂位置是否居中。
頻率:每次更換夾具后或樣品斷裂位置異常時進行。
二、牢固度測試儀的校準技巧
1. 環(huán)境控制
溫度:校準應在恒溫環(huán)境中進行,避免溫度變化影響傳感器性能。
振動:確保儀器放置在穩(wěn)定臺面上,遠離振動源(如壓縮機、離心機等)。
2. 標準器具選擇
使用高精度校準工具(如一級砝碼、千分尺等),避免因標準器具誤差導致校準失敗。
定期檢查標準器具的準確性。
3. 多點校準
在量程范圍內選擇多個點進行校準。
確保儀器在全量程內均能準確測量。
4. 重復性測試
同一條件下重復校準3~5次,確認讀數(shù)一致性。
若讀數(shù)波動較大,需檢查傳感器或儀器硬件是否故障。
5. 記錄與證書
記錄校準數(shù)據(jù)、使用的標準器具及校準日期。
保存校準證書,便于后續(xù)追溯和審計。
